中风伤寒,各有轻重如此。 如浮、大、动、滑、数之脉体虽不变,始为有力之阳强,终为无力之阳微,知阳将绝矣;沉、涩、弱、弦、迟之脉,虽喜变而为阳,如急见浮、大,动、滑、数之状,是阴极似阳,知反照之不长,余烬之易灭也。
发汗后身疼是表虚,不得更兼辛散,故去生姜;沉为在里,迟为在藏,自当远阴寒,故去芍药。若深入内地,不可复驱,则当清野千里,使无所剽掠,是又白虎得力处也。
一曰太阳中风脉浮紧,发热恶寒、身疼痛、不汗出而烦躁者,大青龙汤主之。尝谓胸中有万卷书,笔底无半点尘者,始可着书;胸中无半点尘,目中无半点尘者,才许作古书注疏。
少阴脉微,不可发汗,亡阳故也。 太阳经多中风症,阳从阳也;少阴经多伤寒症,阴从阴也。
阳明阳盛,故能食而大便硬,此为纯阳结;少阳阳微,故不能食而大便硬,此为阳微结。更有真阴真阳看法,如凡阴病见阳脉者生,阳病见阴脉者死也。